2011年6月7日 星期二

從校園霸凌、家庭霸凌到社會霸凌-我們的孩子怎麼了?

(圖片來源:http://www.freedigitalphotos.net/images/Emotions_g96-Team_Solitary_p20848.html

  在去年一月時,美國麻州一名15歲高中女生因受不了校園霸凌,在家中上吊自殺;3月底,那些欺負她的高中生裡,有九名遭起訴。這起事件暴露美國校園霸凌的嚴重,且絕對非單一事件。很多美國青少年電影裡都會出現「校園霸凌」(school bullying)的場景,也許你當下覺得很誇張,但校園霸凌確實天天在美國校園裡上演著。在近幾年來,台灣的霸凌事件也層出不窮,尤其在今年二月的桃園縣八德國中的集體霸凌事件(已經演變到學生霸凌老師了)更是震驚社會大眾,讓人不禁想問,我們的孩子到底怎麼了?

  美國《青少年與小兒醫學檔案》(Archives of Pediatrics & Adolescent Medicine)在今年六月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學校會霸凌同儕的男童,日後對伴侶施暴的風險增加!研究人員調查波士頓地區1,491名18至35歲的男性,16%表示過去1年曾對伴侶施以肢體或性暴力。在這些坦承對伴侶施暴的男性中,38%表示在學校期間曾經常霸凌同學;而這些霸凌同學的男性中,僅有12%不會對伴侶施暴。研究人員也將其他家暴風險,如孩童時期遭虐待、目睹雙親暴力等納入考量後發現,兒時霸凌同儕會使男性日後對伴侶施暴風險增加4倍,影響甚至比兒童時期遭虐還要大。率領此研究的心理學家席佛曼(Jay Silverman)表示:「霸凌和家暴之間,可能和『權利』(entitlement)的感覺有關。」也就是霸凌者會有個觀念-因為她們是女性而我是男性,所以我便有權利這麼做。

  其實霸凌是可以從小預防的,很多霸凌者的家庭都是不健全、或是缺乏親情溫暖、關愛,心理產生不平衡轉而欺負學校同學(當然也有家庭環境較富裕的小孩恃寵而驕,在學校霸凌地位較弱小的同儕),不管理由是什麼,如果我們做家長的可以多關心孩子的在校狀況,加強家庭教育,再加上以身作則,灌輸男女平權的概念,也許社會上許多的新聞事件就不會發生了!

【註】家長或老師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孩子們在學校常常打打鬧鬧,實在很難分辨是好玩還是霸凌事件呢?以下有一些判斷的依據,協助大家作區別。

◆面部表情。打鬧時臉部表情是高興或愉悅的;霸凌時表情則是猙獰的。

◆參與意願。打鬧是孩子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參與;霸凌則是被迫或是被挑釁而參加的。

◆用力程度。打鬧時通常不會使盡力氣傷害他人;霸凌時則是非常激動的、失去控制的。

◆角色是否轉換。打鬧時孩子們的角色可能轉變;但是霸凌通常是固定角色。

◆是否群聚。打鬧結束後孩子還是會一起玩;霸凌結束後則大家一哄而散。

◆蓄意程度。霸凌的發生,是霸凌兒童有意傷害其他兒童。

◆重複發生。霸凌現象會重複發生,而且特定的孩子可能長期受到欺壓。

資料來源:

(1)Jay G. Silverman et al., School Bullying Perpetration and Other Childhood Risk Factors as Predictors of Adult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Perpetration, Archives of Pediatrics & Adolescent Medicine, June 6, 2011. (doi:10.1001/archpediatrics.2011.91)

(2)教育部防制校園霸凌專區:http://140.111.1.88/

(3)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如何化解校園「霸凌」現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