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的數據指出,美國已有超過2500萬人罹患糖尿病,更有7900萬人有「潛伏性糖尿病」[註1](prediabetes, 又稱糖尿病前期)的危機;而在台灣,糖尿病與其併發症常居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五名。目前全台灣約有100萬至120萬名糖尿病罹病人數,且每年持續在增加。據國際糖尿病聯盟估計,全球目前糖尿病人口在公元2007 年,已累計有二億四千六百萬人,如此驚人的上升速度,遠遠超過幾年前的估計,可見糖尿病在目前已是全球性的疾病問題!只是如果您認為自己的血糖值都測量「正常」或是「未超過標準值」就不會有機會得到糖尿病的話,可就大錯特錯囉!
一份在今年四月刊登於美國《糖尿病照護期刊》(Diabetes Care)的研究指出:即使測量出的血糖值為正常還是有可能罹患第二類型糖尿病[註2]。該研究由義大利Milano Bicocca大學的Paolo Brambilla教授所主導,追蹤13,845位年齡介於40至69歲、且在研究初期多次檢測皆為正常血糖的男女(男性5,735人/女性8,110人)七至八年,結果發現:約有2%的女性、3%的男性罹患了第二類型糖尿病。
在1997年,美國糖尿病學會就新增加了「空腹血糖值」(Fasting Plasma Glucose)來檢測糖尿病:血糖值在100mg/dL以下為正常,介於100mg/dL~126mg/dL則為「潛伏型糖尿病」,需要當心;而126mg/dL以上則確定為罹患糖尿病。在這篇研究後期,得到糖尿病的人,有1%在初期的空腹血糖值是介於51~99mg/dL;有大於3%在初期的空腹血糖值介於91mg/dL~99mg/dL間。Paolo Brambilla教授表示,此實驗說明了即使在一開始血糖值測量為正常或是偏低也是極有可能發展成糖尿病,因此研究人員建議,現今的「空腹血漿糖值」檢測標準範圍應該再往下修正!
醫師建議,其實無論有無罹患糖尿病(或是血糖過高過低者)都應該多注意自己的飲食、體重發展,並且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而目前有潛在性糖尿病或確定為糖尿病的患者,需注意以下幾點事項:
˙遵守醫師、護理師和營養師指導的自我照護原則。
˙隨時監測血糖,將血糖控制在良好的範圍內,可避免或延緩併發症的發生。
˙依身體狀況有恆的做適度運動。
˙隨身攜帶糖尿病患者識別卡,註明姓名、地址、電話、用藥情況、主治醫師聯絡電話,以便處理緊急狀況。
˙了解使用藥物的名稱、作用、劑量及使用方式,遵照醫囑,切忌自行加、減量或停用。
˙維持理想體重,避免肥胖。
˙如在日常飲食上有任何問題,請隨時請教營養師,或就近利用各醫院的營養諮詢門診。
[註1]什麼是潛伏性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指血糖高於正常但未達糖尿病診斷標準之狀態,將來有高機會變成糖尿病,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率之風險。發現血糖前期對病人而言,可經由積極的生活型態改變,或借助藥物之介入,避免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之發生。
[註2]什麼是第二類型糖尿病?另一名稱是「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臟沒有喪失功能,只是分泌的胰島素不足造成,需要用藥物來刺激胰臟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降下過高的血糖。這類型的糖尿病通常與肥胖、少運動和吃太多加工食品等後天因素有關。
參考資料:
(1) Paolo Brambilla et al., Normal Fasting Plasma Glucose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Care, April 15, 2011,(doi: 10.2337/dc10-2263)
(2) 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http://www.dmcare.org.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