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4日 星期四

政府應及早規劃失智症人口的衛生照護政策

  在台灣,自2009年8月止,全國總失智症人口數已超過17萬人,其中有約15萬人為65歲以上的老年人(包括安養機構內的老年人口),佔老年人口比例為6%。台灣失智症協會依據統計資料進行預估,若按照目前的成長速度,45年後,我國總失智症人口數將高達62萬人,佔老年人口8%。到時候,平均每100名青壯人力,就必須照護75名老年人;而在這75名老年人當中,就有6人罹患失智症。

 
  事實上,失智症人口逐年增加並非只是我國的問題;在2011年以前,澳洲、韓國、法國、英國、挪威、蘇格蘭、印度、馬爾他、塞普勒斯等國家早已將失智症列為國家衛生政策之重點,而2011年1月4日,美國總統歐巴馬也簽署了「國家失智症計畫法案」,正式將失智症列為國家衛生政策。

 
  國家應介入規劃與協助失智症人口照護的主要因素,除了失智症患者人口數量增加,鉅額的醫療照護費用等因素外,失智症患者通常有很長的病程,在這可能長達二十年的病程中,由於記憶力與認知能力的喪失,對於照護者而言,患者無法與自己有精神上的互動或溝通、平時沒有合適的空間可以帶著患者前往、且必須隨時提防患者無意識的觸法行為等,照護者的精神壓力與沮喪情緒將不斷累積,若是要求每個照護者自行負擔照護責任,很可能成為新的公共衛生問題。

 
  由此可知,無論是失智症患者本身、或者是他們的照護者,都需要國家妥善規劃一個親善空間,在那個空間裡,有相關醫療資訊的提供、有相同照護經驗的分享、並能自由的進行活動,不用擔心妨礙到其他人,或是招來異樣眼光。這樣的空間具備雙向的功能,一方面能紓緩照護者的壓力,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失智症患者的病情。

 
  以台灣失智症協會推行的「瑞智示範家庭」為例,甫於今年(2011)2月24日開幕的瑞智示範家庭,就是以提供失智症患者一個治療性的環境為宗旨,由協會扮演家庭主人之角色,配合懷舊、友善、無障礙等安全的環境設施,讓患者與家屬能在這樣的空間裡,共同體驗並參與生活;除此之外,也提供個案患者病情的評估、照護資訊的諮詢服務、以及其他相關的書籍、多媒體、輔具等資源。患者除了可在這個空間裡進行一般的日常生活,也能依照自己的喜好選擇休閒活動,例如打麻將、唱卡拉OK、寫書法、讀報、看歌仔戲 (平劇)、種花、喝茶聊天等,在安全的前提下,持續從事能刺激腦部運作的活動,對於患者生理及心理的狀況都能有所幫助。

 
  不過,我國失智症人口正以每年1萬人的速度增加,所以只仰賴台灣失智症協會是不足夠的;在尚未有有效藥物治療、且難以預防的狀況下,政府應先投入資源以因應已經身受病情所苦的患者與其照護者,支持、推廣、並增進如瑞智示範家庭的親善安全空間設置,避免衍生更多的社會安全問題。

 
  更有甚者,透過政府規劃、社區環境營造、民間團體以及家屬的投入,這樣的親善安全空間,不僅只能嘉惠給失智症患者;對於我國老年人口比例已將近10分之1的高齡化程度,提早將老年人的親善安全空間融入社會環境規劃當中,不但能提昇台灣於國際間的名聲與地位,更是一種對於民眾「身心健康」的「永續經營」作法。

參考資料:
Alzheimer’s Association, “2011 Alzheimer’s disease facts and figures“, Alzheimer's & Dementia: The Journal of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 Mar. 2011;7(2):208-244http://download.journals.elsevierhealth.com/pdfs/journals/1552-5260/PIIS1552526011000367.pdf

台灣失智症協會網站,http://www.tada2002.org.tw/Default.aspx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