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覺」產生的機制,可比我們想像的複雜的多了。它不但包含了我們身體的神經、內分泌系統,同時,也涉及了大腦運作;換句話說,同時有生理與心理的參與。因此想要抑制「痛覺」,光服用止痛藥還是不夠的,也需要「心理」層面配合才行。
最近在「科學轉譯醫學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英國與德國的合作研究報告發現,人類心裡的期望,對於止痛藥的效果,有很顯著的影響。研究團隊找了22名健康受試者,對受試者腿部加熱產生痛覺,並要求受試者對痛覺的程度加以分級,分出1到100不同的痛覺等級(100是最痛)。同時,以腦部核磁共振攝影(MRI)記錄受試者的腦部狀態。
接下來,實驗中使用一種短效性鴉片類鎮痛劑(remifentanil)作為止痛藥,將腿部加熱到66分的痛覺程度,分別以下列方式進行試驗:(1)在受試者不知情的狀況下使用止痛藥,痛覺降低到55分;(2)持續使用藥物,但告訴受試者,現在開始使用止痛藥,痛覺降低到39分(效果最好);(3)持續使用藥物,但告訴受試者,現在停止使用藥物,並且警告受試者,將加強痛覺,痛覺僅降低到64分(效果最差)。
主導研究的Irene Tracey教授表示,這項研究結果,可以應用於臨床試驗的設計;當試驗中包括了「安慰劑」與「藥物」的比較試驗時,應該要盡可能控制受試者對藥物的期望,以得到最逼近真實的試驗結果。
所以當我們吃止痛藥時,應該先對「它」抱以信任與期望,如此一來,止痛藥能夠發揮最好的止痛效果;相反地,無論是再強效的止痛藥,如果我們打從心底覺得止痛藥「不夠力」,很可能讓止痛效果大打折扣,真的產生「不夠力」的結果。
資料來源:
Irene Tracey et al.,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Expectation on Drug Efficacy: Imaging the Analgesic Benefit of the Opioid Remifentanil”, Sci Transl Med 16 February 2011: Vol. 3, Issue 70, p. 70ra14.(DOI: 10.1126/scitranslmed.300124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